苏州市教育学会“十四五”课题研究2022-2023第二学期汇报表
苏州市教育学会课题研究学期汇报表
(2022—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)
课题名称 | 《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河阳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》 | ||||||||||||||||||
主持 人 | 钱旦 | 课题 批准号 | 十四五SZTY21-0014 | 承担 单位 | 张家港市徐市小学 | 立项 时间 | 2022.3 | ||||||||||||
课题级别 (打“√”选择) | 课题管理类别 (打“√”选择) | 课题立项类别 (打“√”选择) | |||||||||||||||||
国家级 | 省级 | 市级 | √ | 规划 课题 | 教研 课题 | 重点 课题 | 立项 课题 | √ | |||||||||||
一、本学期历次活动研讨主题及基本情况 | |||||||||||||||||||
(1)搭建河阳文化课程框架,开发富有特色的学科课程、活动课程资源,形成环境熏陶、课堂落实、活动深化、社团提升,育人的有效路径。一是与国家课程有机整合。如语文:诵童谣,写书信,编山歌。音乐:学唱河阳山歌。美术:为家乡设计名片。体育:乐玩传统游戏。综合实践:研究家乡特产。道德与法治:寻访家乡名人等。二是在校本课程中落地生根。进一步开发完善校本教材《凤凰桃源》,打造精品化活动课程,唱响河阳山歌,探访家乡名人,游览家乡名胜,了解家乡特产四大版块,以河阳文化艺术节的形式固定下来。建设河阳文化社团,依托课程基地,建立河阳山歌社团、河阳小导游社团、河阳文学社团、河阳摄影社团、河阳烙画社团等,让学生各美其美。 (2)探索家乡河阳文化与儿童发展的有效契合方式。河阳文化是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的文化,现代儿童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,如何让现代儿童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,找到生长点,将是我们探索的重点所在。 (3)提升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。河阳文化是学校当地的特有文化,做好这个课程可以在儿童幼小的心田里埋下家乡文化的种子,做有根的人。同时,以河阳文化课程的开发实践,以点带面,让老师做一个研究者,在课程开发方面做有心人,真正成为课程教师。
| |||||||||||||||||||
二、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| |||||||||||||||||||
《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的河阳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研究》课题研究开展以来,学校以名胜、名人、山歌、特产四大类设立子课题,将河阳文化融入语文、音乐、美术、体育、综合实践等课程,让学科组长领衔开展好课题研究活动。 本学期中,我们的校本特色课程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 钱旦校长撰写的论文《打造源本课堂,促进生命成长》发表于新时代教育,在省教科院小学科研基地学校专题学术活动中做交流。 俞凤娅老师撰写的论文《核心素养背景下陶行知思想融入小学数学教学》发表于小作家报·教研博览。 李琳老师的校本课程《河阳烙画》获张家港市综合实践优质课评比二等奖。
| |||||||||||||||||||
三、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| |||||||||||||||||||
通过研究,我们发现,我们的课题研究还存在以下问题: 1. 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仍欠佳,理论知识一般,这对课题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困扰。 2. 学校部分教师的科研意识还不太强,如何调动所有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,全面提高大家的科研水平,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。 改进措施: 1.搞好课题研究,首先要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的理论储备才能厚积薄发。因而,加强教师理论学习,增强教师的课题意识。走出去、请进来,与专家、名师对话,开阔教师视野,创设多种平台,加强引领、帮扶,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科研型教师。 2.课题研究交流活动要经常开展,充分借助读书交流、课题沙龙、网络研讨、论文宣讲等形式,加强课题研究组成员之间的交流研讨,及时探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,及时推广研究经验,实现研究为课堂,课堂促研究的日的,从而使课题研究有立足点,有方向感。鼓励教师对实践经验进行反复提炼,在观察、反思、实践中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,撰写富有质量的课题研究论文。
|
用户登录